质标所携手《科普时报》共谋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科普新发展

日期:2025-03-05

|

来源:质标所

|

浏览量:140次

为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,2025年2月25日,我所召开了科普创作交流研讨会,共商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科普创作与传播新路径。《科普时报》社长尹传红、总编辑刘莉、编辑胡利娟、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许焕岗研究员、北京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理事长王之岭研究员和质标所领导、科普虚拟创新团队成员共计13人参加了研讨。

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许焕岗老师结合自身多年科普创作经验,分享了科普作品“接地气”秘诀,他提出:“科普作品需兼顾科学性与趣味性,结合热点新闻拉近与受众距离,用通俗语言讲透专业知识,实现科学传播价值”。

王之岭理事长分享了北京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组织专家资源、搭建科普桥梁经验。强调,学会将继续依托质标所和科普媒体,策划“从农田到餐桌”系列科普项目,推动农产品安全知识走进社区、校园。

我所科普团队团长王昕璐副研究员汇报了近年来科普工作进展,包括科普文章、科普视频、科普活动、科普讲座等,重点汇报了我所与科普时报社未来合作方向,获得科普专家及与会领导一致认可。《科普时报》3位专家分别提出了高价值的指导意见。

尹传红社长强调“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”,详细介绍了《科普时报》及旗下融媒体矩阵发展现状,通过图文、视频、网站等多元形式传播科学知识。他表示,“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乎民生,科普时报社愿与我所开展深化合作,将专业研究成果转化为公众听得懂、用得上的科普内容。”

双方达成一致意见,将在科普资源共享、内容共创和传播渠道融合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,共同开辟“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科普专栏”,连载专题科普文章,探索短视频、科普活动等合作,扩大科普覆盖面。

此次科普交流研讨,标志着科研机构与综合性科普平台的跨界联动迈入新阶段。双方通过整合权威性科研成果、媒体传播力和创新传播方式,将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科普走向专业化、大众化,为守护百姓“舌尖上的安全”注入科学力量。